我們愛旅行:介紹一下「過橋米線」的來歷

介紹一下「過橋米線」的來歷,過橋米線的來歷



過橋米線滋味鮮美,食法獨特,名列雲南風味小吃之首。故有人說:「不吃過橋米線,不算到過雲南。」

一套過橋米線,足抵得上半台宴席:上湯、上米線、上作料,切成薄片的生雞脯、豬裡脊、肝、腰花、鮮豌豆尖、黃芽韭菜、嫩菠菜。成碗成碟,分別上桌。用料講究,刀法精細,而價格便宜,深為雲南人所喜愛,也常是招待客人的風味佳餚。

過橋米線之奇,首先奇在湯上。湯是用肥雞和豬筒子骨熬製,清澈透亮,以大大碗公盛之,再放入味精、胡椒、熟雞油等。湯滾油厚,碗中不冒一絲熱氣。吃的時候,先將生肉片逐一放入湯中,輕輕攪動,肉片立時變得玉蘭片似的雪白、細嫩;再放入鮮菜,少時亦熟,但鮮綠不改;最後放入米線,配上辣椒油、芝麻油,即可食用。碗中紅、白、黃、綠交相輝映,清香撲鼻,食之鮮美異常,令人胃口大開。

關於過橋米線的來歷,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滇南蒙自有位秀才,為了躲避迎來送往之應酬,獨居於南湖中小島攻讀詩書。他的賢慧妻子每天為他送飯,總是在送到時飯菜都涼了。一天,她提了一罐雞湯送去,揭開一看,還熱乎乎的,原來是湯麵一層厚厚的雞油保住了湯的溫度。她由此受到啟發,常用雞湯燙米線給丈夫吃。在妻子的細心照顧和鼓勵下,丈夫懸樑刺骨,發奮攻書,終於考上了狀元,一時傳為美談。由於這位賢慧的妻子送米線時要經過小橋,這種米線就被稱為「過橋米線」,又因秀才考中了狀元,也一度被叫做「狀元米線」。

旅遊者若到了雲南,切莫忘了品嚐這風味獨特的小吃,而且還會得到一句好口采:「吃了過橋米線,定會吉星高唱,萬事如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接幣的捕手 的頭像
    接幣的捕手

    真愛挖礦又旅行

    接幣的捕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