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旅行:靈寶市小吃有些啥?

靈寶市小吃有些啥?,靈寶風味小吃
1、甑糕

甑糕是靈寶的地方風味小吃,相傳,幾百年前由陝西傳入。甑是一種底部有小孔,故而甑糕也叫勁糕。據傳,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陶甑,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鐵器產生後,又變成了鐵甑,近年也有用白鐵葉子焊成的。陶甑蒸出來的品質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傳統是無錫糯米)、大棗(以靈寶毛頭棗最好)其比例是每鍋江米10公斤,大棗3公斤,泡米、裝甑、加水與火功等,都有嚴格要求。甑糕,形色俱佳,軟硬適度,軟甜粘勁,味道醇厚,實為冬春早點的佳品。

2、脂油燒餅

脂油燒餅又叫脂油餅,是靈寶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圓形,旋紋相套,外觀焦黃明亮,咬開後層次分明,每層薄如紙,外酥內軟,濃香撲鼻。脂油煤餅工藝精巧,主要原料為麵粉、豬板油、棉清油、食鹽、堿面等。其吃法有兩種,一種是讓廚師擠壓抖開,一眨眼一個餅堆滿一碟子,蓬蓬鬆鬆,成條成片,用筷子夾著吃。另一種是保持餅的原狀。食之各具風味。

3、石子饃

石子饃,又稱石子燒餅。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墊底烙熟而得名,其歷史源遠流長,兼有的製作方法,是靈寶的一種別有風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麵粉、豬油、小油(植物油)、食鹽、大料、花椒、蔥等。石子燒餅外觀焦黃鮮亮,中凹邊突,活像一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開後層次分明,外酥內軟,鹹香可口,經久耐貯。

4、靈寶大棗

靈寶大棗為靈寶著名的三大寶(大棗、蘋果、黃金)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集中產於靈寶市境內沿黃河沙壤地帶。品種以圓棗為主,又稱疙瘩棗。果實大,多為短圓筒形,單果重25克左右,最大的達33克。果皮深紅,肉厚核小,質韌汁少,味甘甜,肉質鬆軟,風味佳,帶有清香,含糖量高,適宜制幹棗和酸棗。製作成的幹棗富有彈性,壓扁可還原,適於長途運輸,因而馳名全國。魯迅先生曾稱讚說:“紅棗極佳,為南中所元法購得。”著名翻譯家曹靖華亦寫詩讚道:“頑猴探頭樹枝間,蟠桃哪有靈棗鮮。

據測定,靈寶大棗營養豐富,果實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粘液質、維生素A、B2、C及微量鈣、磷、鐵等,既可鮮食,又可製成蜜棗、熏棗、酒棗等,還可以作棗面、棗泥、棗糕、棗酒、棗醋等。其藥用價值也很高,脾病患者最宜食用。近年來,它已應用於治療或者輔助治療肝炎、高血壓、貧血等病症。

5、貴妃杏

貴妃杏,產於靈寶市黃河沿岸的沙土地帶。相傳,唐代貴妃楊玉環,幼時生活在靈寶,臉色雖白而不嫩,皮膚細而不潤,長得並不十分好看。她家院中有一顆杏權結的杏兒又大又黃,格外香甜,玉環年年食之,長大後競變得冰肌粉面,如花似玉。於是人們在楊玉環入宮被冊封為貴妃之後,便把這種杏稱為“貴妃杏”。

貴妃杏的果實大如鴨蛋,平均重80克,最大的重200克。果形較賀,果皮和果肉呈橙黃色,朝陽面有紅暈,肉質細韜,無纖維,汁多,甜酸適口,芳香濃郁,適宜鮮食,也可以加工成果脯或糖水罐閑。果核味略甜,可食用,亦可入藥。

6、閿蓮

閿蓮是靈寶市的主要特產之一,因產於原閿鄉縣城一帶而得名。這種藕色香味俱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其主要特點是肉細且白,極少蓮絲,質脆多汁,味甘清香,十分爽口。閿蓮“藕斷絲不連”和一般的藕“藕斷絲連”大有區別。這種藕一般九孔,比通常的多兩個孔,又稱“九孔蓮”。

7、靈寶線椒

線椒主產於靈寶市尹莊鎮婁下村,古有“辣半縣”的美譽,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線椒顏色鮮豔,色紅髮亮,辣性強,油質大,果肉厚,大小均勻,辣中帶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線椒主要用以佐食調味,果實因小如線,曬乾後果皮發皺,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河南皺椒”,年出口量高達30000公斤。

8、厥山蔥

厥山蔥,又名“鞭桿蔥”,產於靈寶尹莊鎮照山村一帶,莖長桿粗,桿一般長26釐米以上,最長達40釐米。蔥白質細,蔥香強烈,入口辣中帶甜。厥山蔥不但是鮮美的調味品,而且可入藥治病,效力較其它蔥要好。該蔥曾供應香市場,受到好評。

9、大刀面

大刀面是靈寶市最為膾炙人口的風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切面的大刀長3尺,寬5寸,頗像鍘刀,面?成一尺多寬的薄面皮,折疊成十餘層,用大刀切製成麵條。因九法不同,大刀面又分為四個品種:細面,其細如掛麵;簾子蔑面,粗細如簾蔑;寬面,寬如韭菜(多做成趕不乾麵)閃刀面,如兩個韭菜葉寬,切面時,實切一刀,閃寬一刀,故名閃刀。通常是早晨賣細面、簾蔑面,中午賣寬面。調味以酸、辣為主,澆面的稍子與配菜,可視節令變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接幣的捕手 的頭像
    接幣的捕手

    真愛挖礦又旅行

    接幣的捕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