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旅行:介紹下白馬寺?

介紹下白馬寺?,白馬寺,坐落於河南省洛陽市東十二公里處,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西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它對中國佛教的傳播和發展,對於中外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尊為"釋源"和"祖庭"。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作為東漢的國都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也是當時世界上的著名大都市。天竺(今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傳教至此,帶來大量佛教經典,漢明帝劉莊敕令按照佛教傳統式樣修建了第一座寺廟,相傳是白馬從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國馱載佛經、佛像而歸,故取名為白馬寺。白馬寺外有二匹相對而立的石馬,是宋代雕鑿,而非漢代作品。

到隋唐時期,由於佛教的興盛,白馬寺達到鼎盛時期,全國乃至世界各國大德高僧紛紛前來朝拜,這其中就有為中日友好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武則天也多次親臨,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寫有"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讚譽寺境幽雅的著名詩句。唐末期在全國範圍的滅佛,使白馬寺受到重大打擊。宋太宗趙光義又下令重修白馬寺。元至順四年(1333年),由大書法家趙孟?書刻《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現仍立於寺內,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我們今天看到的白馬寺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整修,大門匾額即為當時鑲嵌。如今白馬寺的面積大約有四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鑄造的一千餘公斤的大鐘,仍懸於殿內。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遊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莊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在古色古香的白馬寺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茂密的柏樹叢中,各有一座墳塚,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東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這兩座墓塚的主人便是拜請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石碑上的封號是宋徽宗趙佶追封的。在清涼台上還有二位高僧的塑像。它們寄託著中國佛門弟子對二位高僧的敬慕之情。

清涼台被稱為“空中庭院”,是白馬寺的勝景。清康熙年間,寺內住持和尚如誘曾作詩讚美道:“香台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濛。”這個長43米,寬33米,高6米,由青磚鑲砌的高台,具有古代東方建築的鮮明特色。毗盧閣重簷歇山,飛翼挑角,蔚為壯觀,配殿、僧房等附屬建築,佈局整齊,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蒼蒼,金桂沉靜,環境清幽。相傳原為漢明帝劉莊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後來改為天竺高僧下榻和譯經之處。

白馬寺山門東側,有一座玲瓏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這就是有名的齊雲塔。齊雲塔是一座四方形密簷式磚塔,13層,高35米。它造型別緻,在古塔中獨具特色,不可多得。齊雲塔前身為白馬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現在的齊雲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為洛陽現存最早的古建築。

白馬寺中種有許多石榴樹。白馬寺的石榴漢魏時曾譽滿京師。石榴原產於安息(今伊朗),在漢代同佛經、佛像一起傳入中國,並最多在洛陽、長安落戶。當時人們讚美石榴,把它作為中外人民交往的標誌,石榴的身價倍增,白馬寺的石榴,亦有“白馬甜榴,一實值牛”的說法。白馬寺作為我國第一古?,在中國佛教史和對外文化交流史上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陽白馬寺,在洛陽城東十多公里處,北背邙山,南面洛水;夕陽西下,晚霞映照白馬寺紅牆碧瓦的殿堂,襯托蒼松翠柏,氣象莊嚴。迎面看見山門上的“白馬寺”三個字,人們不禁會問:“這與白馬有什麼關係?”這得從許多古籍上記載的這個著名故事說起——西元六四年(佛曆六零八年,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天夜裡,漢明帝劉莊夢見金色神人,身帶日光,飛行於皇宮殿庭,令人心悅。次日,劉莊就此詢問群臣。一位博學多識的大臣說:“西方天竺國(古印度)有叫“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夢見佛了。”

劉莊於是派人西去討求。這一行人過天山、越蔥嶺,在西域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內)遇到天竺沙門攝摩騰與竺法蘭,就邀請二位來中國,用白馬馱著佛經佛像,於六七年(東漢永平十年)一起回到京都洛陽。

第二年,敕令按天竺式樣為摩騰、法蘭建精舍居住,稱為白馬寺。“寺”本義是官署,因摩騰、法蘭初來時往在官署,又是外賓,為示禮待,就仍稱新居為寺;此後,中國佛教建築就相沿稱寺。“白馬”之名,據說是取自馱經的白馬。

雖然後世學者對這個傳說和佛教初傳中土的時間、路徑等頗有爭議,但一般佛教徒對此津津樂道,漢明帝求法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基本公認的事實,白馬寺也就作為佛教傳入中國內地的最初標誌,蜚聲古今中外。

佛寺祖庭現況

歷史風雨中,白馬寺數毀數建,但寺址從未變過。七世紀下葉唐武則天時,寺主僧薛懷義有寵於則天,白馬寺盛極一時,和尚達千餘。安史之亂和會昌法難中,白馬寺受到較大毀壞,如唐詩所詠:“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見遺蹤。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十世紀下葉宋太宗時重修白馬寺,“鼎新偉構”,“更類天宮”。今天的白馬寺建制奠定於十六世紀上葉明嘉靖時和十七八世紀清康熙時重修的“白馬禪林”。一九六一年,白馬寺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的白馬寺佔地四萬平方米,百餘間殿堂成比較典型的漢地佛寺縱軸式佈局,主要建築位於南北中線上。走進山門,兩側各有一座石碑,東側《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由元代高僧文才撰文,書法亦瀟灑工麗。再前行,過歇山式天王殿,就到了全寺的主殿大佛殿,殿內釋迦牟尼端坐蓮台,右手拈花,迦葉、阿難二弟子旁立,文殊、普賢二菩薩列坐,二天女後侍。香案上五供齊備,左右鐘鼓高懸,幔帳垂掛,蒲團排列,莊重肅穆。這場景構成即中國佛教禪宗常說的“拈花微笑”。

大佛殿東南角有一口明代鑄鐵鐘,重二千五百公斤,上有銘文“鐘聲響徹梵王宮、下通地府震幽靈。……”“白馬鐘聲”為洛陽八景之一,據說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和尚上殿唸經,擊罄撞鐘伴誦,白馬寺鐘聲悠揚數十里,城內東大街鐘樓上的大鐘也自能與之共鳴,反之,城內鐘樓擊鐘,白馬寺鐘也自能共鳴。

大佛殿之後是供養著三世佛的大雄寶殿,兩廂分列十八羅漢。這些羅漢像呈坐勢,姿態不一,神情各異,系元代用夾苧幹漆造像工藝塑成,十分珍貴。所謂夾苧幹漆造像之法,大致是先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裹裱,然後揭出泥胎,製成塑像,夾苧幹漆造像,歷史悠久,盛於隋唐,宋後則漸漸失傳,存世造像極為罕見。大殿後是接引殿,再往後就是白馬寺內最後的佛殿毗盧閣。

毗盧閣初建於唐朝,在清涼台上,清涼台由青磚砌成,高近七米,長約九米,寬約三米。毗盧閣內供釋迦牟尼的清淨法身毗盧佛,旁立文殊、普賢菩薩。閣後壁鑲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經》。該經簡明介紹佛教基本思想,一般認為是最早的漢譯佛經,由攝摩騰、竺法蘭翻譯。毗盧閣重簷歇山,飛翼挑角;閣東西配殿奉有摩騰、法蘭像。唐詩人王昌齡曾詠白馬寺:“明月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日涼如秋。”其實早在北魏時,白馬寺園林已盛名一時。白馬寺植有許多沙果、葡萄、石榴等,果實“甘殊味美,冠於京中”,當時皇帝也派人來採摘。但這些情景已然不再了,今天最吸引人處即是清涼台。台上毗盧閣與周圍建築,自成格局,構成一小型庭院,院中一泓池水,蓮花朵朵,數株古柏,蓊蓊鬱鬱,清爽宜人;從台下望去,整座庭院若在空中,清初釋如秀曾撰聯道:“台灑法雨柏翻風果有清涼氣象,閣顯山光吞月混是毗盧法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接幣的捕手 的頭像
    接幣的捕手

    真愛挖礦又旅行

    接幣的捕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