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旅行:開封有哪些名勝古跡?

開封有哪些名勝古跡?,竹林仰紹文化遺址

【竹林仰紹文化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開封城東南杞縣城南35公里竹林村北土崗上。遺址東西走向,文化層多在土崗南側,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50米,因農民取土而一分為二,中間有深2米、寬20米的人行道。文化層上部約0.3米,中部沙灰土厚約2米,下部為仰紹文化層。土崗高出地面3.5米。經勘探發現有泥質紅陶片、灰陶片、夾砂灰陶片、燒骨、野豬骨及鹿角等遺物。遺址屬仰紹文化中期,總面積達2.82公頃。?

鹿台崗商代文化遺址

【鹿台崗商代文化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開封城東南杞縣城東14公里前後鹿台崗村。崗高5米,南北長75米,東西寬60米,面積4500平方米。採集標本有鬲腿、鬲襠、泥質灰色陶器殘片、砂質紅褐色陶片,飾有條紋、繩紋、方格紋,並有鹿角化石、灰坑、蛋殼陶片、骨針、房基等。?

啟封故城

【啟封故城】開封縣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開封城東開封縣朱仙鎮古城村。原為鄭莊公時期(前743~前701)鄭國東部邊境上的一座儲糧屯兵的城邑,取"啟拓封疆"之意,故名"啟封"。至西漢為避漢景帝劉啟諱,遂改"啟封"為"開封"。魏晉時期,開封縣作為"滎陽鄭氏"家族的族籍而聞名於世。隋唐時期隨著南北大運河的開鑿,瀕河的汴州城(今開封市區)迅速崛起。唐睿宗延和元年(712),開封縣治所移至汴州城內。從此,開封古城日漸荒廢。故城城牆的西北角現殘留地表一段,長100米,高8米,寬20米。?

禹王台

【禹王台】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開封市區東南隅。佔地26.7公頃,這裡原有一土台,相傳春秋時晉國音樂家師曠曾吹奏古樂於此,故名"吹台"。宋代稱"二姑台",明成化十八年(1482)改為"碧霞元君祠",嘉靖二年(1523)建"禹廟",故有禹王台之稱。現台高4米,前立"古吹台"木牌坊一座,台中有禦書樓三間,內掛康熙皇帝1694年親書的"功存河洛"匾額。樓下東壁鑲嵌康有為1923年《游禹王台詩》刻石。樓後為禹王殿,內置禹王塑像。東西兩壁嵌有禹王治水及慶功雕磚圖案。北壁嵌清代摹刻的"岣嶁碑",正殿東西各配一小院。東院為"三賢祠",祀曾登台賦詩的唐代詩人李白、杜甫和高適;西院為"水德祠",祀秦代以來治水有功者37人。正殿後有禦碑亭,為供奉清乾隆皇帝登台所賦詩的碑刻而建。台上迴廊三面牆壁密嵌石刻題記,真草隸篆各體具備。吹台四周環繞渠水蓮池、水榭點綴其間,松柏楊柳,四季蔥翠。1949年後闢為禹王台公園,供遊人參觀。?

相國寺

【相國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開封城內自由路北側,為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這裡相傳為戰國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齊天保六年(555)創建,稱建國寺,後毀於兵火。唐睿宗時僧人慧雲重建,延和元年(712)賜額"大相國寺"。宋初,寺擴為八院。皇帝常來此祈禱,中外名僧往來頻繁。寺每月三、八日開放,百姓交易,熱鬧非凡。明成化二十年(1484)更名崇法寺。明末黃水灌城,寺內廊廡僧捨,多被淹塌。清順治十八年(1661)重修,複名相國寺,後壞廢。乾隆三十一年(1766)複修,但規模遠不及唐宋。1927年,馮玉祥在河南滅佛,寺被改為中山市場。1949年後,對寺內殿閣進行全面修葺。1992年,寺移交宗教部門管理,開展佛事活動。寺內現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及東西二閣等建築。?

開封城牆

【開封城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今開封市區,周長14.4公里,系中國第二大古城垣。前身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永平軍節度使李勉建造之汴州城。宋時為東京內城,周圍20里155步。金代將城之南北兩端向外拓展。明代牆體外側以青磚包砌。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建,遂成今日之開封城牆。城牆現高5~8米,頂寬5米,底寬7米,馬面81座。共有城門5個,1995年修復了大南門甕城圈,西門城樓已重建,城牆正在逐步修復中。?

大雲寺塔

【大雲寺塔】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開封城東南杞縣宗店鄉瓦崗村大雲寺。塔始建於唐代,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重建。平面八角形仿木結構,青磚疊砌,層層出簷,逐層內收,榫鉚相扣,十分堅固。塔共七級,因塔?及第七級遭到損壞,現高約20米。塔下部三層內部有塔心室,以上為實心。塔身內外壁鑲嵌小佛像400餘尊,形象生動。?

州橋遺址

【州橋遺址】開封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開封城內中山路中段。原為宋東京城內汴河上的橋樑。始建於唐代,名汴州橋。五代時稱汴橋。北宋時將汴河比作天河,改橋名為天漢橋,習稱州橋。橋因正對禦路,氣勢甚為壯觀。宋時州橋附近設有夜市,買賣食品直到三更,稱為州橋夜市。明代橋改為高拱橋。明末黃河水淹,橋淤沒。1984年8月清理。橋面距地表4.5米,系青石條鋪砌。橋洞東西長30米,券頂距橋底垂直高度6.5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接幣的捕手 的頭像
    接幣的捕手

    真愛挖礦又旅行

    接幣的捕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