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旅行:北京小吃哪有名?

北京小吃哪有名?,北京風味小吃及其來歷舊時,北京小吃難登大雅之堂,被形容為:雞零狗碎不登堂,窄巷循聲覓野
香。不過,北京城食文化的古樸遺風在今天卻是越來越被人所認同,北京小吃已
然抖去了源於民間的野味遺風,大大方方地登堂入室。

作為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北京小吃雖言其小,但市場很大。老世年間,經營
者多為小商販,或擺於集市廟會,或肩挑車推,沿街叫賣。幽街曲巷中,古樸的
四合院門前,小販的吆喝聲,長短交錯,和暢淒咽,該引起多少老北京人鄉音淡
淡,回味無窮,也蘊涵著許多令人回味的掌故或逸聞趣事。
鮮魚口的「會仙居」
清末民初時,北京的飲食業也盛極一時,既有伺候大宅門的飯莊子,又有招
徠顧客的小飯鋪,更何況那遍佈京城的茶樓、茶館、二葷鋪和大酒缸。要說「吃
在北京」,此不虛言。每當提起北京的風味小吃炒肝兒,北京人都會想到前門外
鮮魚口裡的「天興居」。說起來大概您還不知道,就在天興居的斜對面,曾有一
家歷史更為悠久的鋪子,這就是炒肝兒老店「會仙居」。當年,「會仙居」以它
獨特的風味招徠八方客,名噪京華,就連附近廣和樓戲園的梨園界人士都常常是
「會仙居」的熟客。

提起這道小吃,相傳在清朝同治年間,有個叫劉永奎的北京人,在鮮魚口內
租了間鋪面,於是,便開了個夫妻小酒店,並起了個很有些雅趣的名字──會仙
居,專營黃酒和小菜。到了庚子之後,這小店則由他們的後代劉寶貴哥兒仨經營


初時,劉氏兄弟經營炒肝兒時,沿用熬、炒、勾芡的烹調技術,做出的炒肝
兒味道鮮美可口,物美價廉,遠近聞名,它不僅受到北京老百姓的歡迎,即便是
達官貴人也被這炒肝兒的香味所吸引。可說來說去,這炒肝兒到底是一種什麼樣
的小吃呢?老世年間,曾有人這樣描述它:稠濃汁裡煮肥腸,一聲過市炒肝香。
原來,這炒肝兒並不炒,只不過是燴肥腸,以澱粉勾芡,裡邊配上一點下水,最
後撒上一些砸好的蒜泥,這道小吃就做成了。要說,劉氏兄弟在做買賣上精明過
人,炒肝兒如果用大碗出售肯定賠本;價定高了又怕不上座,因此他們向瓷窯裡
定制了一種專盛炒肝兒的碗,這種碗口大底尖,像個喇叭形,看上去好像挺大,
其實呢,盛不了多少。這樣,雖然每碗只賣兩個銅子,卻仍然有賺頭。久而久之
,這小碗賣炒肝兒倒成了氣候,成了吃炒肝兒的一種講究,即使今天你在北京的
小店中吃炒肝兒,依然是用不大的小碗。

據說,當年有一次,慈禧太后忽然也想嘗嘗炒肝兒的味道,可經她這一嘗不
要緊,雖博得讚賞,卻言明去掉心和肺也許更好。金口玉言,小民豈敢違命。自
那以後,老北京人便多了句歇後語──北京的炒肝兒,缺心少肺。
灌腸純北京的土造

在北京的小吃中,灌腸要算得上是物美價廉,絕對的大眾化。這種純北京式
的真正土產多少年來在集市、廟會上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北京的夜市上,都少不
了由它來唱主調。您瞧,那賣灌腸的攤子上,大鐵鏟敲打著大鐵鐺的緣子「當當
」作響,引得大人、孩子圍上前非要掏錢來兩盤嘗嘗。說實話,吃灌腸不在乎解
飽,只是領略它的風味,過過饞癮。

在北京的傳統風味小吃中,要講風味,這外焦裡嫩的灌腸味道最奇特;要講
傳統,它更是千古不變,無論是誰,依舊將煎好的灌腸蘸上蒜汁;依舊是用小竹
簽一片片紮著吃,如果哪位用筷子那就沒有一點情趣了。聽老人們講,當年,地
安門外後門橋東西兩面各有一家灌腸鋪,在北京很有名。橋東一家較老的叫福興
居,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關張後便只剩下橋西的合義齋一家了。當初,這合義齋也
是以經營灌腸而出名,不過,今非昔比,當年的合義齋如今早已經改頭換面,成
為一家經營多種風味小吃,門臉兒修得古色古香的鋪子了。

灌腸是把澱粉加紅麴灌到豬腸子裡面。不過,這種講究品質的貨色現已經不
易吃到了,通常在廟會、夜市上您所見到吃到的,只是用澱粉加上紅麴捏成個棒
槌形,切成片兒後上鐺煎,滋味兒當然不如真正的灌腸,但因為用油煎得特別香
,而且價錢又比較便宜,吃者依然很多。甚至,有吃灌腸吃上癮的人索性就買上
幾塊,回家去自煎自吃,獨享其樂。這也是一種吃法。
雪夜京城「都一處」

歷史上,在前門外大街曾有個極普通的小酒鋪。要說,連個店名都沒有,只
因是沾了皇帝的光而一夜出了名。這就是中外賓客遊人慕名前往的「都一處」,
專營北京風味小吃燒麥。提到都一處的燒麥,必然要首先提都一處的由來。

在乾隆十七年。這一年一進臘月,轉眼就到了除夕夜。過去,在北京一到這
個時候,一般的人家沒事是絕不出門的。所以,各個店舖也都早早地關了張。黑
夜中,只有李家酒店透出暗淡的光亮,依舊開張迎客做生意。這時,打店外進來
了三個人,其中主人是個文人打扮,兩個僕人手打紗燈,前後照著亮。他們被夥
計熱情地引上樓去吃酒。主人邊呷酒吃菜,邊問道:這酒店叫什麼名字?夥計說
:店太小,還沒有個名字。這人看看周圍的環境,很是感慨地說:在這年關當頭
的時候,還沒關店門的酒店,可著京都只有你們一處了吧,就叫「都一處」吧!
誰想,沒過幾日,忽然有一天,宮中派了十幾個太監,給李家酒店送來了一塊寫
著「都一處」的虎頭牌匾。直到這時眾人方知,除夕夜原來是乾隆帝「雪夜微服
私行,順訪李家小店」。

這段頗富傳奇色彩的故事,在都一處的幾代傳人中,從掌櫃的到夥計,從經
理到服務員已被傳誦了幾百年,故事或許只是傳聞並帶有幾分演義色彩,但都一
處的名氣卻是與日俱增,凡食客到此,一是要看看懸掛於店中的虎頭匾,再就是
定要品嚐它的傳統小吃燒麥。

其實,燒麥是以面做皮,以肉為餡,頂上捏出十八個褶,就像朵麥梢上綻開
的花,所以稱為燒麥。在製作上,它用小籠蒸熟,造型很美,有如朵朵蓮花,吃
起來皮薄餡大,味道鮮美,香而不膩。過去,每當秋高蟹肥的季節,這裡還出售
蟹肉餡燒麥,只是由於近年來生活水準的提高,吃蟹的人越來越多,螃蟹越來越
少,原料中斷,蟹肉餡的燒麥也就在這裡絕少見了。
東安市場的「豐盛公」

在清人《都門雜詠》中有一首竹枝詞,繪聲繪色地這樣描述道:閑向街頭啖
一甌,瓊漿滿飲潤枯喉。覺來下嚥如滑脂,寒沁心脾爽似秋。這段小詩將那凝霜
凍玉般的乳酪,恰到好處地介紹了出來。作為北京風味小吃的乳酪,在歷史上,
原本屬於蒙族的食品,即使後來乳酪進了北京,也只是僅限於元、明、清三朝的
宮廷小吃,直到後來才流傳到民間。

當年,在東安市場內有個「豐盛公」乳酪鋪,店主姓何,滿族正黃旗人。從
幾輩上論,這正宗的旗人一向是*吃皇糧度日,可到了辛亥革命,像他這樣的「鐵
桿老米樹」不靈了。但何子照是個有心人,硬是*自食其力在鄉下村裡辦了個奶牛
場,又向一位曾在清宮禦膳房的大師傅討教了製作乳酪的秘笈。於是,他便在東
安市場內租店開業,專售乳酪。那時候,大街上可沒有冷飲店,更沒有霜淇淋、
冰棍什麼的,這樣,乳酪在京城便是一枝獨放,真有點壟斷的「霸氣」。每到夏
季,那些王府中的公子、小姐,清室的遺老遺少大多成了「豐盛公」的主顧。

講到這裡,也許會有人問:像那切糕或油條什麼的,我倒是天天見,隔三差
五短不了吃,而這乳酪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要講,做乳酪是得需花費點工夫。
首先是把鮮牛奶煮開,晾涼,加入白糖,經過細羅過濾,再對入適量的江米酒,
攪勻後盛在碗裡,分層碼進木桶後,桶底加火烘烤,名曰「烤酪」,等到凝固後
撤火,再晾涼、冰鎮。這樣,乳酪便就做成了。您看,吃乳酪吃的是不是工夫錢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接幣的捕手 的頭像
    接幣的捕手

    真愛挖礦又旅行

    接幣的捕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