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旅行:介紹一下汕頭吧

介紹一下汕頭吧,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市饒平縣,北鄰潮州市潮安縣,西鄰揭陽普寧市,西南接揭陽市惠來縣,東南瀕臨南海。

全境位於東經116°14′至117°19′,北緯23°02′至23°38′之間,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華南之要衝,華南之門戶」的美稱。

源起——潮汕在遠古時屬南交之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時屬揚州南部的荒僻地帶,居住在這裡的居民為越族的一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設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陽嶺設置戍所。秦末陳勝吳文起兵抗秦,趙佗佔據這裡,擁兵自立為南越武王,設揭陽令於此,於是這裡才有政權建制。漢武帝元鼎六年(西元111年),潮汕地區設立揭陽縣。從此,正式有了行政區劃。晉義熙九年(西元413年)改稱義安郡,隋開皇十一年(西元591年)始稱潮州,「以潮水往復而名」。以後又經過多次變動,至明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改為潮州府,一直沿用到清代。

開埠——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這裡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元代時,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稱為「廈嶺」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蓬洲禦千戶所於此。明萬曆三年(西元1575年),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稱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西元1717年),在這裡築煙墩建炮台,稱為「沙仙頭」。從雍正(西元1730年)到乾隆年間,遷到這裡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魚、耕田之外,還利用海水曬鹽,各地鹽販也常到這裡販鹽運銷。清政府在此設站徵收鹽稅。簡稱「汕頭」。汕頭又有「魚它島」。以後,隨著過往商船日趨頻繁,乾隆二十一年(西元1756年),清政府在放雞山(今媽嶼島)設立「常關」,課收南北商運的關稅,這是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

建國後——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重新建制,設立潮汕專區;1953年1月與惠陽、興梅專區合併為粵東行署;1956年2月與興格合稱汕頭專區,1965年興梅獨立設專區,汕頭及下轄縣稱為汕頭地區。另經幾次變動。但汕頭市均為地方或專區黨政機關所在地。1981年11月,在汕頭市劃出一片土地創辦汕頭經濟特區。1983年7月,實行地市合併,建立市領導縣的體制,轄澄海、南澳、潮陽、揭陽、揭西、普甯、惠來、饒平8縣和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劃為省轄市。1991年4月6日,國家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擴大到整個汕頭市,面積234平方公里,並定於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務院1991年12月決定,調整潮汕地區的行政區劃,設置汕頭、潮州、揭陽3個地級市。1993年4月,國務院批准潮陽撤縣設市(縣級);1994年4月,國家遼批准澄海撤縣設市(縣級);同月,國務院批准潮陽市河清鎮劃歸汕頭市,設河浦區(縣級)。至此,汕頭市轄龍湖、金園、昇平、達濠、河浦五個縣級區和南澳縣,代管潮陽市、澄海市。

汕頭市金平區於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由原昇平區、金園區及原達濠區y石街道潯洄居委、龍湖區龍溪路以北區域組建而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接幣的捕手 的頭像
    接幣的捕手

    真愛挖礦又旅行

    接幣的捕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