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旅行:介紹一下客家美食

介紹一下客家美食,“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來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你一定會被風味萬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闊別家鄉多年的海外遊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於品嚐留在童年記憶裡的客家美食。一位九十高齡的海外老華僑曾動情地說,嘗盡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瓊漿,都不如家鄉的農家菜好!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不難發現客家菜的“身影”,即便在海外不少中餐館裡,紅燜肉、清水鯇丸、釀豆腐、鹽q雞等客家菜也頗受青睞……
客家飲食文化根在中原

在客都梅州,常見的客家美食可分為客家菜餚和客家小吃兩大類,客家菜與潮菜、廣州菜並稱廣東三大菜系。客家菜餚風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開的,就像客家話保留著中州古韻一樣,梅州客家菜也同樣保留著中州傳統的生活習俗特色。
客家人在歷盡艱難險阻後,成片聚居於粵東山區。由於中原地區和粵東山區都屬內陸腹地,因此梅州客家菜用以入饌的副食品都是家養禽畜和山間野味,海產品較少,有“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肘不濃”的說法,日積月累,客家菜慢慢地自成一家。
梅州的客家菜偏重“肥、鹹、熟”,其形成自然與梅州客家先民的生活環境大有關係。首先因為他們耕山住山,勞動強度大而葷食少,肥膩一點的食品能有效充飢;其次是梅州客家人在歷史上因長期糧食不足,多數人家長年累月喝稀飯,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層浪,喝來一條巷”,菜鹹既適合送粥,又增加體內鹽分;再次是山區草木多,養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習慣,且他們覺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客家菜的形成特點反映客家人勤奮節儉、刻苦耐勞的傳統美德。
梅州客家菜除傳統的鹽q雞、釀豆腐和梅菜扣肉等“老三篇”外,較具特色的要數遍佈各縣(市、區)的客家小吃。客家小吃是客家飲食的另一部分,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及做紅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東西”,每種小吃幾乎都與農事季節有關,或者反映了一種習俗。如正月元宵節客家人吃湯丸,湯丸取“團圓”的好兆頭。客家人的主食是稻米,糯米製作成各式糕點稱之為|劇H綬劊呀頭鄯湃??錼簦瑋?媛?鴝至眩??ldquo;笑”,是發財致富的好徵兆;再如清明節用艾草做成的艾|劇?/di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接幣的捕手 的頭像
    接幣的捕手

    真愛挖礦又旅行

    接幣的捕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